以独立第三方视角,依据国际、国内标准和软件行业基准数据,对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和运维活动的功能规模、工作量、费用以及其他信息技术服务的工作量和费用进行造价评估。评估结果可用于确定软件项目的合理预算范围、作为招投标参考标的额、单一来源采购商务谈判、甲乙方商务结算、信息化建设软件项目投资额度合理性审计等。

评估应用场景多

  可应用在信息化项目预算申报/审查、IT投资合理性评审、项目立项、变更管理、招投评标、商务谈判、结算决算、司法鉴定等多个场景,解决信息化项目费用评估缺乏依据,过度依赖专家经验,难以科学、量化评估的难题。


评估对象全覆盖

  可对定制化软件项目、软硬件产品购置、IT运维、系统集成实施、信息安全、服务租赁、信息系统适配改造等不同类型的信息化费用进行评估,对各类别费用都有针对性的评估方案,一站式解决信息化项目类别多、费用复杂,难以评估的问题。

评估依据权威

  依据最新发布的标准、行业基准数据以及项目所在行业、所在地对应的管理办法进行权威评估,做到有理有据。相关标准包括国家标准《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》(GB/T 36964-2018)、《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七部分:成本度量规范》(GB/T28827.7-2022)、团标《软件造价评估实施规程》(T/BSCEA002-2023)等。基准数据采用最新发布的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(CSBMK)。


评估人员专业

  由持有“软件工程造价师”、“软件造价评估师”双证人员进行评估,评估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,每位评估师评估经验累计不低于1亿元项目经验。评估工作以团队作战的方式开展,分工明确,做到术业有专攻。


评估质量可控

  评估过程建立了评估专家—项目经理—内审部的“三级复核”制度,评估专家在评估过程中,由所属项目经理针对项目特点、遵循的标准规范进行质量监督及进度把控,审核通过后由独立的内审部专家进行全面审核,审核通过后出具最终的评估报告。“三级复核”流程的三个环节具体人员都在报告中进行记录,做到责任到人。


评估结果可追溯

 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定义了相应的评估流程,以明确评估过程中各方职责,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。在整个评审过程中,对功能点计数清单、工作量计算、询价记录、评估结果等有详细计算过程描述,包括计算公式、参数选择、调整因子取值等,都清晰地展现在评估报告中,充分做到评估过程清晰,评估结果可追溯。